秦志明连忙把谚语,颇为高深的传递。

        史蒂夫主要是不相信第三世界能做出好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也就东瀛能跟花旗在这方面比生产力,可又争得头破血流。

        花旗在二战后的确是所有半导体、机械电子产业的源头,打了胜仗把所有的好东西好人才都搬回来整合。

        但生产还是交给汉斯、东瀛这俩具有深厚产业工人底蕴的国家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七八十年代东瀛的汽车、电器已经可以行销全世界,吊打花旗本土的产品,这会儿正是花旗本土相关产业因为质量粗糙、成本高昂被搞得苦不堪言的阶段。

        可电脑作为“最高端”的产品,基本还在本土生产。

        东瀛那几个品牌只能在花旗电脑的规则上做外形、配件等方面的改进,举全国之力发展也就抢下了内存存储器这个分支的研发、生产规模,谈不上自己全面搞。

        连最擅长的东瀛都仅仅这个档次,你那第三世界国家还能做电脑?

        包括秦志明都不信,再三强调是帮着做机壳:“HK有完善的海运系统,您这不也在东瀛大卖了吗,我们可以提供在HK或者沪海组装,把零部件发到HK或者沪海去组装,朝着东南亚、东瀛市场销售,成本可以低很多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活儿他熟,整个HK就是在六七十年做组装活儿起家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